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水晶蝦軟殼症的成因及治療方法



軟殼症狀及病徵大概如下:
-蝦的甲殼薄而軟,有時脫殼後頭胸甲二側向外翻與肌肉分離,易剝落,較嚴重者蝦殼會起破褶,並會呈現爛殼的病灶,活動緩慢,體色發暗,常於缸邊慢游,生長速度放慢,蝦消瘦,體長明顯小於正常蝦。

有關造成軟殼症的原因:
1.放養密度過大,排泄物產生對水體的自身污染,造成水體溶氧偏低、氨氮和亞硝酸氮等有害物質增多,水質 PH 值升高及有機質下降,水體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鈣沉澱,此時水中溶解磷的含量下降,蝦隻攝磷量不足,就會影響蝦甲殼的形成和鈣化,甲殼變軟,脫殼困難,並常常因為脫殼受阻而出現死亡。
2.餌料營養不足,營養中鈣磷不均衡容易引起鈣磷代謝失調,水中生物鈣含量偏低,或者蝦對鈣攝入不足。
3.水質條件差,受農藥或化學藥物污染,盲目用藥,濫用殺蟲劑使抑制甲殼中幾丁質的合成,有機磷殺蟲劑也可引起蝦的軟殼病。
4.短時間內水質變化過大,換水量不足或長期不換水。
5.雖然「軟殼」症不會直接影響蝦的成活率,但是,具有「軟殼」症狀的蝦體質較差、極易感染其他病害,形成『軟殼』 綜合症,死亡率在 5 % ~ 10 % 左右,有的蝦在高水溫或因受驚還會引起軀幹部彎曲,腹部、背部弓起,僵硬、無彈跳力等痙攣症。

預防或治療方法:
-為預防「軟殼」綜合症病害的發生,每月定期在脫殼前投餵幾天動物性餌料 
脫殼後的第 1天開始投餵添加了鈣飼料,投喂時間持續 5 天,然後在水體中投入適量維他命以增加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以降低蝦「軟殼」綜合症及相關病害的發生。
-防止蝦缸受農藥和化學污染 ( 如新購水草及水源引入 )。
-盡量避免水質經常性在短時間內變化過大 ( 包括 PH、KH、GH 及溫度等 ),如頻密、沒對溫的大量急速換水。
-投餵質量好的餌料,在餌料配方中注意磷鈣的平衡,增加水中生物鈣和相關的營養素 ( 可投入適量維他命及微量元素建議用smw or希緊,但勿過量使反效果 )。
-可降低放養密度或適當及適量換水,吸走泥面污物,同時可栽種水生植物、投入生物制劑對水體進行淨化,採取以上措施後,能有效地降低氨氮含量,也能舒緩軟殼症的發生。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水晶蝦用泥的探究

(轉載文)


有蝦友問:為何ADA1代泥不可以即日放蝦?它為何要等約 2 個月的時間先可以放蝦?不明它的原理,可以解釋一下嗎?
大家看看圖表,ADA各型號的泥所透發的 NH4(氨)和NO2(亞硝酸鹽)毒元素含量就清楚。
其實即日不即日放蝦,這不是說即日開缸落泥後即日放蝦,到第二天就會死蝦的意思,不能即日放蝦的意思即是,『不能在未完成硝化系統前不宜放入蝦隻』,
這主要是:
1:硝化系統未完成,生物排放的污物會污染水質對生物造成傷害。
2:由於以上原因,初開缸硝化系統未成熟階段,未有足夠硝化菌把毒素還原無毒素,水生物大有機會死亡已屬必經階段,所以我們在開缸初期就設法透過換水和補充硝化菌種得以完成硝化系統運作,減輕水質污染壓力,這才確保生物比較安全地活著。
但除了生物釋放污物製造水質污染源外,其次最大釋放毒素問題的地方也就是新的泥土,大家應該知道泥裡是包含很多雜質及腐植質,尤其是水草泥,因為這些物質會透過細菌的硝化程序變成阿摩尼亞(NH4卅氨毒元素),最終毒素會被細菌硝化至無毒元素,在這硝化進程所包括的NH4、NO2、PO4、NO3等,都是水草其中之主要營養元素,這些元素不但沒對水草構成傷害,反之能被水草利用作為營養源,對其成長極之有利,因為泥土肥料能長期持續釋放營養源供給水草健康生長。
明白以上原因就清楚,當這些含肥沃的泥土在初設缸階段時,間接所爆發的毒素,若硝化系統未能應負,多餘的毒素就造成毒死生物,因此之所以有水晶蝦泥的產品誕生,主要是將水草泥改良,將多餘的腐植質及雜質剔除,並加上泥粒有吸附功能等等,這一切改造,目的就是盡量減低泥土所釋放的肥量,好讓開新缸後,脆弱的水晶蝦能比較容易得以活存。
各種型號的ADA 泥,其實早就告訴我們,為什麼出產分別有亞馬遜泥、非洲泥及馬來亞泥呢?其實就是不同的水族設置環境,就必需配合用那種型號的泥土,例如亞馬遜黑泥,因它比起其餘型號的泥土肥沃帶弱酸性,所以就最適合種水草的場合用,因大多數水草也愛弱酸及養量足的泥土和水質,另外如非洲紅泥,由於它特別酸養量低,所以較適合愛酸性水質的生物用,如非洲慈鯛、鱂魚類等,最後就是馬來亞泥,如果你用他種水草,雖然不是不能種活水草,但能否長遠保持種得美觀和茂盛,這就比較難,因它所產生的水草養份可謂少之又少,所以他比較用作純養生物的環境,也切合馬來亞當地河流域所生長環境的水生物。
所以為什麼有水晶蝦專用泥土的產品出現?不用小弟解釋了吧 ^^
以上長篇大論地說,主要說明大家知道用泥的目的為何,開缸放蝦後的問題是否容易管理....少肥的水比較易於管控....多肥的水就很惡搞,給你搞得好不死蝦又如何?因為這期間也難爆殖....搞得來也得翻半條『蝦命』...因此要問自己,其實開新蝦缸想要目的為何?開缸養蝦目的就是想養好牠們...並不是開缸放牠們入缸令牠們受苦啊...何苦要打無把握的仗,對不?
所以無論你選用什麼泥,開新缸就最好先放入試水隻2,30隻蝦,養牠們不死先考慮放養水晶蝦就最好不過,因為一開缸就放心愛的蝦仔時,冇事還好,一出事就算你有最好的補救方法也難放膽去用,每次要被愛蝦的生命牽引住,到頭來其實也逃不過死蝦的命運,所以當我有把握放蝦時但卻養死了也是甘心命底...但若果沒把握就放蝦入缸的話...這就叫做笨 ^^"
因此用什麼泥來養水晶蝦是沒有必定準則的,甚至有些人用沙去養亦能養得很好,主要是你能否了解泥的特點來好好運用在蝦缸上,同時亦要兼顧周邊的設施是否做得好,正如用一隻手指不能用好筷子,但用五隻手指時就運用自如,所以每件事都要懂得互相配合才有理想效果

(P.S 因為我都用緊ADA。我其他品牌 未用過應該還不錯,
但我覺得還是ADA最好。一個平價的選擇)

水晶蝦壽命、交配、成長及產卵週期

(轉載文)



1.以水晶蝦來說,從孵化到壽終正常生命約18個月(一年半),水晶蝦一生約脫殼20次(擷取於網路上的數據資料),脫殼次數最頻繁的時期在出生後 一兩 個月,約為5次,每脫一次殼就會長大一點,成熟的母蝦在脫殼前會釋放出賀爾蒙,成熟的公蝦會嗅到賀爾蒙的味道而發情,母蝦脫殼時公蝦才有機會交配繁殖,公母蝦交配時以面對面抱緊,抱緊震動維持約幾秒鐘,這時公蝦已將精子存輸到母蝦胸部下端的產道口儲存夾中,之後﹍母蝦約等6~10小時左右就會產卵(產卵亦只需幾秒鐘),這時卵子便經過胸部精夾受精後再存到腹部的泳足上待孵化。

2.水晶母蝦一次約可產下十至三十個受精卵,越大體型的母蝦可產出及抱的卵數會較多(當然也要看母蝦那一胎存於體內的卵子飽滿程度),母蝦抱著受精卵經過約二十至三十多天時間內便孵化(越凍的水溫越遲,相反便較早),卵子在孵化時,約 一兩 天內在不同時段下,會陸陸續續的孵化完成,卵子孵出後離開母蝦的腹足便成為幼蝦,情況又如孵雞仔一樣破殼而出,但保護水晶蝦卵子是一層透明的薄膜殼,當成熟了就好像蝦子脫殼一樣從薄膜殼內彈出,所以初彈出的幼蝦尾部都會黏連著這個透明膜殼,這時期幼蝦都不會到處游動,只作一些伸展動作及整理身軀,所以這時間亦是幼蝦的最危險時期,一些肉食蟲類或魚蝦類等,找著牠都會變成大餐,由於初孵出的幼蝦身體微小和色澤隱透,好不容易才會看到牠的存在,如果在這期間能用吸管吸起牠放到孵化箱作隔離飼養的話,活存率及安全性可能會提高更多。

3.若幸運地幼蝦避過了擸食者的侵害,牠慢慢習慣了當前環境就會開始多作活動或躲到較安全的地方休息及覓食,一般以微細藻類及微生物等為食,正常一個月大身長約0.6至1cm,成熟的公蝦大約要三個月後才有能力交配(體長約1點幾CM),而母蝦比較遲,約要半年時間左右(體長約1點5cm或以上),當然一些蝦種及等級不同的水晶蝦,在成熟、體型、生長大小和所需的時間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因為這是基因問題的影響,成長進度不一也是水晶蝦常見的慣性問題,健康弱化的基因,通常生長比較緩慢及體型細小,但不代表外貌等級表現一定差劣,一些厚白輝煌型的白軀水晶蝦都有大小身型之分,所以在選擇種蝦交配時,除了留意其色澤、紋理和厚度表現外,還要注意體型上是否在同齡的蝦較有壯大的身軀,這也是很重要的,擁有越強壯大的個體就當然較奀挑鬼命的好吧!

4.一般在24度左右的水溫時,母蝦由抱卵當日起計若需要25天,卵子便會孵成小蝦,之後母蝦再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再脫殼交配抱第二次卵,如此類推
﹍當然有些母蝦亦會連續性的抱卵,則孵卵後一星期內又再脫殼交配再抱卵,但之後就停止 一兩 個月以後才能再次抱卵的情況亦會有,所以如在24度水溫下,母蝦孵出小蝦後仍能在十幾天或更短時間內又可再抱卵的話,這有幾個可能性:
· 水質震蕩刺激蝦子加快脫殼,從而增加交配意欲。
· 用了摧情劑或藥劑刺激母蝦卵子加快成熟及脫殼交配。
· 蝦子天生就是多產型/母蝦壯健吸收好,卵子成熟得快。
· 設缸環境、水溫、PH值、水質、食物及其他蝦隻影響下,也有可能加快其脫殼交配意欲。

水晶蝦之死亡原因

記住水晶蝦之死亡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轉載文)

1.自相殘殺~常發生在飼養密度太高的情況下,被攻擊的對像往往是剛脫完殼之個體,
因身上帶有些許的腥味而導至同類之攻擊,預防方法則是密植水草,讓蝦子有隱閉之處所!
2.凍死/熱死~水溫太低/高將影饗水晶蝦之活動力,其極限為10/28度C,低/高於10/28度將造成死亡!
3.渦虫之攻擊~水槽中的渦虫會對水晶蝦造成威脅,由其是體弱的成蝦或是剛出生不久的稚蝦
往往是渦虫侵襲的對像!
4.跳缸而乾死~建議水槽的水位不能太滿...約離缸緣六公分以上為佳!
5.抱卵死亡~往往歸咎於水質惡化,或是脫殼不完全!
6.健康狀況不良之個體~要辦別蝦子健康狀況是一件蠻難的事,所謂的不良個體,
大至上可以從體色混濁,尾足擺動趨緩來辨別
7.病死~遭受病菌的感染,最好將死亡之個體馬上從水槽中移除,免除其他活體之感染!
8.不明原因~這是最危險的訊號,蝦子行動變得遲盾,然後體色便透明而混濁,不久之後就死亡!
9.休克死亡~往往發生在水溫和PH值的劇烈變化,所以對水是一件不可馬虎的事.
Q&A
Q1:「買進水晶蝦後,蝦一天一天地死亡,為什麼?」
A:剛開始的水質調理有做好嗎?調理速度放慢、水溫(水桶與蝦缸)相同嗎?蝦的死亡可能是因為pH值急變或水質不安定。首先,要讓水質穩定(試藥檢查、水草狀態、是否有奇怪生物進駐等),再進行一次換水。換水要?重,多花點時間,水晶蝦就少點傷害。蝦缸與水桶不要有溫差,盡量發現問題並做修正,下一次的飼養會更順利。
Q2:「在蝦缸內放置石頭,造成水晶蝦全數死亡。是什麼原因造成?」
A:石頭與水晶蝦何者先放入蝦缸?如果是石頭後放,推測可能原因是石頭造成水質變化。石頭出處為何?裡面是否含有害物質?
石頭可能有害,尤其是對脆弱的水晶蝦來說,石頭含天然礦物質,有些能淨化水質,有些含有害物質。要放入蝦缸的石頭最好選水族專用,並在蝦缸設置的同時放入,等水質安定後再導入水晶蝦會比較安全。
Q3:「換水後,蝦體色突然轉黑。該怎麼辦?」
A:這是水質及溫度急變所引起。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死亡。所以換水時需小心謹慎。
Q4:「阿摩尼亞的檢查數值高 ,該如何處理?」
A:阿摩尼亞或亞硝酸值高會對蝦產生影響,還可能造成全亡。需馬上換水,隔天再次測量,若數值仍未下降就再換水。反覆行直到數值恢復正常。此時的良菌數一定低於標準值,所以需再次作水調整水質。
Q5:「蝦缸出現油膜,對水晶蝦有影響嗎?」
A:油膜出現表示水面上沒有循環,曝氣槽沒有動作。無循環就表示蝦缸止水域範圍擴大,可能造成水晶蝦的死亡,應將油膜移除,並檢查水循環系統。
Q6:「水晶蝦跳出蝦缸死亡,造成原因為何?」
A:水面過高或藉由流木、外掛過濾器跳出皆有可能。盡量避免製造容易跳出的環境,水面最少離蝦缸口5cm(最好8-10cm)以上。
Q7:「在有蝦缸的房開使用殺蟑劑,隔天水晶蝦全亡,有何關連嗎?」
A:噴霧型殺蟲劑會溶解在水中,尤其水晶蝦又對藥物敏感,容易造成全滅。所以絕對禁止使用,若不得不用也請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有害壞水藻類

(轉載文)
介紹
水藻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好水藻」或「壞水藻」。「好水草」少量地生長在魚/蝦缸中,反映了魚缸水質良好。「好水藻」很容易被吃水藻的魚/蝦類或日常的魚缸維護中移除。「壞水藻」是魚缸水質變壞的訊號,「壞水藻」生長速度驚人,一個不留神便會被其覆蓋整個魚/蝦缸,破壞魚缸中的景色。不過好或壞是十分主觀的。例如有些美國人視髮藻為瘟疫,但一些歐洲人則視之為對魚類有益既額外補充食物。

藍綠藻

呈青綠色的薄膜,並有難聞的氣味,會以驚人的速度漫延一切物件的表面,是水質惡劣的一種警示。藍綠藻實際是藍綠菌/藻青菌,細菌的一種,藍綠藻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0億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已知藍綠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佈很廣[1]。藍綠藻可以控制氮的水平,多數出現在低硝酸鹽(nitrate/NO3)的環境,有時會少量地出現在泥面與魚缸之間。在覆蓋在植物的表面時會令植物窒息死亡。藍綠藻可以用物理的方法移除,但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法,因為魚缸的環境條件對藍綠藻十分有利,並會在移除後再次快速的重新覆蓋魚缸。治療的方法可以每10加侖的水加上200毫克紅黴素磷酸鹽(erythromycin phosphate) 去消滅藍綠藻,但有些專家亦認為對生物過濾(如:硝化菌死亡)會有影響。如果使用紅黴素磷酸鹽(erythromycin phosphate) ,應該不時地檢測氨(Ammonia/ NH3,即阿摩尼亞)和亞硝酸鹽(nitrite/ NO3)水平。

褐藻/啡藻

呈棕色塊狀。出現在淡水魚缸中的,多為硅藻,成因為缺乏光照或矽酸鹽(silicate)過多。增加光照水平通常都可以令其消失。亦可以通過拭抹受影響區域的玻璃或多換水吸走褐藻/啡藻除去。

綠水

綠色單細胞海藻迅速地繁殖令魚缸水轉變成綠色。成因為光線過量,又或是魚缸被太陽光直接照射引致。綠水可以被矽藻過濾器過濾,UV燈是其中一樣有效防止綠水的方法,亦可減少光照時間或強度以減輕綠水的情況,適合的光線照射比強光更能令植物生長良好。綠水對於水蚤和蝦類有正面的影響。覆蓋在玻璃上的水藻會令玻璃變得模糊,可以通過拭抹玻璃容易地去除。

綠班藻


呈圓形,堅硬,鮮綠色簿簿的斑點。在光線強的環境下,生長在堅硬的植物葉面上或玻璃上。只能夠用物理的方法去清除,在膠魚缸上可以用布料洗擦,在玻璃魚缸上用刀片刮去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絨毛藻

生長在植物葉子與葉子之間,二至三毫米長,大量繁殖時呈絨毛狀,若生長在莫絲之間由其令人頭痛。在魚缸中加入食水藻生物可以很容地控制,例如:黑魔利,小精靈,小鬍子或黑線飛狐。

綠毛藻/鬍藻

生長在植物的葉子上,呈鮮綠色,各自的子線有非常美麗的紋理,大量繁殖時看似一個綠色鬍子,長約四厘米。不可以用物理方法去除。有綠毛藻生長的魚缸不代表水質差,但是綠毛藻生長速度十分驚人,短時間以經可以覆蓋整個魚缸,因而算係「壞水藻」。可以用Simazine(Aquarium Pharmaceuticals "Algae-Destroyer")除去。

髮藻

鮮綠的髮狀水藻,多生長在砂礫,碎石或植物的基底處。它比絨毛藻有更加粗糙的紋理,髮藻在有水流的地方傾向一叢叢的生長。長約五四厘米或更多。很容易地用牙刷像吃意粉地旋轉去移除。如果魚缸中生長髮藻但又檢查不到,可以是很麻煩的。在歐洲養魚界中,髮藻是被視為魚類的營養補充食物。

鹿角藻

看似髮藻不過喜歡各自獨立地生長,生長的形態像鹿角因而得名,呈灰綠色。主要生長在魚缸設備的表面附近。很難用物理方法去除,可以將受影響的器材取出,用一比四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洗。
黑毛藻:
呈羽毛狀一束束地生長,長二至三毫米,喜歡生長在緩慢生長的葉子上,例如:Anubias、Echinodorus和其他寬葉子植物。也常在魚缸設備上看到。黑毛藻實際上是紅藻類Audouinella(其他名字如:Acrochaetium、Rhodochorton, Chantransia)。很難用物理方法去除。可以用一比四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洗器材和剪去受影響的葉子。在魚缸中加入黑線飛狐,對於防治都十分有用。另外也可加入銅制品如AZOO的黑毛殺手去清除,不過AZOO的黑毛殺會對生物過濾(如:硝化菌死亡)會有影響。如果使用應該不時地檢測氨(Ammonia/ NH3,即阿摩尼亞)和亞硝酸鹽(nitrite/ NO3)水平。